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曾上演黄金争夺战的玲珑金矿:“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

2020-01-29 11:1318120矿投网
       作为华北第一大金矿,玲珑金矿素有“金城(招远)明珠”的美称。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抗战时期上演过“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的黄金争夺战,也有过“十三万两黄金送延安”的历史贡献,更是在产量和规模上无愧于全国十大金矿的美名。

历史悠久 官方督办

招远自古以盛产金矿而闻名天下,唐武德六年(623年)这里就有了“金府天国”之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玲珑矿洞。

玲珑金矿的开采史由来已久,史有记载的是从宋江朝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派大臣潘美来督办玲珑金矿田。《宋史·食货志》载:“天圣中(公元1023-1031年)登莱采金岁益数千两”。

1882年(清光绪八年)广东商人郭德礼到玲珑开办采金工场达三年之久,在这里采出几个富矿洞。1885年,山东济东泰武临道道台李宗岱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依仗权势挤走了郭德礼,筹集资本银45万两,在督办平度金矿局的同时,派人来招远探矿。自此,李宗岱父子三代在玲珑开采黄金达50年之久,跨清代和民国两个时期。

1887年,李宗岱在玲珑试办金矿。1897年5月,李宗岱之子李家恺继承矿权,恢复了生产。矿内虽有蒸汽机,但因当时交通不方便,运煤不如人工合算,故生产多用土法。人工凿炮眼,黑火药爆破,坑内人工将矿石、毛石分离挑运至坑外选矿场,选矿工将矿石破碎成矿块,再用石磨或碾加工成石粉煤灰粉,然后用木流和簸箕冲淘金粒,最后用坩锅熔炼成净金。

据1897-1898年统计,日产黄金20两,年产黄金7000两,每年盈利银1300两,最盛时期矿工3000人。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招远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金矿产地。

日军掠夺 夹缝争金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将掠夺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重金属放在了首位,号称中国“金都”的招远,流传着“玲珑山十八层,金梁玉柱在其中,尖斗砂子平斗金,牧师窃牛囚金洞”的传说,自然成为了日军的首要目标。

1939年2月27日,日军大举攻占招远城。守军为了不让日军占有金矿,于是将玲珑金矿等矿洞全部炸毁。日军疯狂叫嚷:“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

不久之后,日军便从废墟中整理出玲珑金矿的矿洞,加大对金矿的开采力度,同时建立多个日处理矿石150吨的选矿厂,驱赶1200多名中国人为其进行采矿。为了防止金矿被偷袭,日军在金矿周围驻扎了一个中队的兵力,还修建了7座炮楼,架起3层铁丝网日夜巡逻。

为了打击日寇对黄金的掠夺,抗日队伍采取了内外夹攻的方式对付日军。一是动员金矿内干活的中国人设法破坏日军的机器,偷运黄金,二是组织队伍直接埋伏在日军运送黄金的路上,直接伏击日军,夺回黄金。三是与日军争夺开发金矿资源。

所有的黄金最终都被统一集中起来。为了将这些黄金运送到抗日队伍手里,支援抗日战争。抗日队伍专门组建了“黄金部队”来运送这些黄金,“黄金部队”的士兵每人携带2两黄金,趁黑夜化装从日军的防线下偷偷混出去。1940年冬天,他们甚至动用了2个营的兵力运送黄金,一次就运送了3万两。

日军很快就侦察到了这一情况,于是便组织人马前来打劫“黄金部队”。日军从被打劫者,变为了打劫者。

从1940年到1945年5年间,日军先后组织数千人马前来截击“黄金部队”,发生战役数百次,抗日勇士伤亡上千人,日军也死伤不少。运送黄金的这条路,成为了财富与死亡同行的道路。

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黄金争夺战才宣告结束,日军交出了金矿控制权。那么,在这5年之中,“黄金部队”为抗日队伍输送了多少黄金呢?2005年,这一隐藏了几十年的数字终于被公布出来:13万两!

正是这13万两黄金为抗日队伍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度过了被封锁、被扫荡的困苦时刻。

然而,最令人愤怒的是,日军在占领招远的6年之中,共掠夺了黄金16.5吨,折合黄金52.8万两,白银38.45吨,铜矿6226吨,还有其他大量的矿产。这些黄金最后都存入日本的正金银行。

回归人民 提产新生

1945年8月21日,周恩来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华北第一大金矿——玲珑金矿,解放了!”

回到人民手中的玲珑金矿,黄金的开采和冶炼水平大大提高,玲珑金矿也一次次刷新着由自己创造的产量纪录。

1985年,黄金产量突破10万两大关;1990年,突破20万两大关;1995年,玲珑金矿黄金产量突破30万两,2002年达到46万两,成品金产量达到80万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2005年,玲珑金矿实现黄金生产127万多两,占全国总产量的17.73%。

然而,玲珑金矿田特点非常显著,“窄矿脉、薄矿体”,矿脉丰富,每条矿脉的储量却不大,每次探得的储量都只够维持两三年,资源接续最短的时候只有3个月。因此,视探矿为生命是玲珑金矿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源泉。

2006年秋天,利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支持,玲珑金矿在175号脉群井下500多米的掘进迎头,打响了危机矿山找矿的第一钻!经过半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玲珑金矿在175号脉群、36号脉群深部地段发现特大深延型金矿床,累计探明C+D级矿石量1378.05万吨,金属量161704.32公斤。

同年,玲珑金矿黄金产量突破200万两大关,玲珑金矿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在黄金行业雄踞全国第一。与此同时,第一个实现并向全国推广了氰化提金机械化连续生产,第一个实现了世界黄金分析技术重大突破,在我国第一个应用了活性炭吸附柱碘量法测定金技术。

2017年,玲珑金矿不仅成为国内黄金产量公开纪录矿山里完成“百吨”的单体黄金矿山,更在世界黄金企业中占据独特历史地位。从2006-2017,玲珑金矿黄金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从2006年的5万余两飙升至2017年末的13万两水平。

探矿增储是玲珑金矿现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矿产资源是玲珑金矿赖以生存的粮食,“依矿找矿、探边扫盲”“千米掘进万吨矿”的做法还将持续进行……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极端大气河事件将随温度线性增长
7月1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涡分辨率的气候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对未来增暖情境下极端大气河事件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全球变暖下的极端大气河事件》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0评论2023-07-04537

覆盖2700家,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上线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三方发起共建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正式上线。数据库收录了202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覆盖的约2700家环保公益组织的相关信息,如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名称、组织类型、成立日期、工作领域首选项、工作领域次选议题、工作手法、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等。参与首年调研执行的34家枢纽组织将成为数据维护员,共同建设、管理、维护这一环保公益行业基础设施。

0评论2023-07-04512

黄江: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入河
6月以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对龙见田水沿河企业、板湖河沿河餐饮店逐一排查污染源,完善企业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直排入河。

0评论2023-07-03525

贵州省黔南州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号) 精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0评论2023-06-29571

4.0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水环境综合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4.05亿元,资金量比去年增加超过10%,在去年突破3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评论2023-06-29648

焦化行业将开启超低排放“大改造” 焦企产能优化忙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于6月28日截止。焦化行业将进行超低排放“大改造”。

0评论2023-06-29560

垃圾分类既要多管齐下也要久久为功
会说话的垃圾分类机器人、装载芯片的垃圾桶、AI图像十秒识别厨余垃圾……日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走进城市云脑平台、静脉产业园等地,点赞西海岸新区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好经验与好做法。

0评论2023-06-28592

内蒙古乌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
小到公园小区、大到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均可“一屏所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监测中心,自治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大气监测平台的强大功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平台既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又能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大气环境问题,为乌海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手段。

0评论2023-06-28516

开封市市长李湘豫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
6月25日,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惠济河畔,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改善惠济河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开封。

0评论2023-06-28511